“今年,我们印龙食用菌合作社生产用的木屑主要采取了省外调运。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调运了20多万棒的木屑了。虽然成本提高了点,但是我们保护了当地生态资源。”印龙食用菌产业专业合作社监事长周刚一语道出了心声。2月20日,一辆装载着700多袋木屑的大货车又驶进了铜仁地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凯塘村食用菌基地。
仓库里堆满了菌材
印江县独特的气候环境,很适宜菌类生长。去年,该县按照“政策驱动、龙头带动、科技推动、服务拉动”的产业思路,因地制宜,率先在板溪、洋溪等8乡镇发展食用菌1300万棒。并与浙江客商达成合作协议,“订单”发展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
工人们正在下袋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该铜仁地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将规模扩大,需要大量的木材。板溪印龙食用菌产业专业合作社超前谋划,他们在销售、采购的过程中努力寻找制作菌棒所需的木材,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这木屑是从江西那边拉过来的,以每包16元的价格,跟印龙食用菌合作社签定了常年供货协议。这样的木屑一包能做35个菌棒,像印龙这样的厂可常年供应两三个。”木屑供应商雷卫民告诉笔者。
据悉,印龙食用菌产业合作社2012年所需的菌柴将主要采取省外、县外调运,这样也大大减少了产业发展的工序。(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