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台商黄文广的食用菌种植路


    【发布日期】:2012-03-01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那段时间黄文广愁得一夜一夜睡不着,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头发更是掉了一缕又一缕。   
      这张照片是黄文广2004年来福建之前在台湾拍摄的。   
      黄文广:你看我头发还那么多,你看,很多,是不是?   
      记者:这是哪年的?   
      黄文广:这个差不多我来之前照的。   
      记者:来之前?   
      黄文广:你看我在家容光焕发,来做这个杏鲍菇真得花费了太多太多。   
      记者:帅气。   
      头发愁掉了不少,黄文广该如何度过难关呢?画面上的这个长七米高两米的椭圆形设备就是黄文广历时13个月,自己设计的高温灭菌炉。它的四周都由厚的钢板,钢钉固定而成。这个高压炉也正是成就黄文广杏鲍菇生意的制胜法宝。   
      记者:这个钢板挺重的是不是?   
      记者:对,里面有点变形了,再过几天要修。   
      记者:好重啊感觉,看你们好费劲。现在整个这周围全是这样的钢板吗?   
      工人:对啊,就是用钢板的,两层的。   
      记者:全部都是钢板,然后给它全部密封起来是吧?   
      工人:对啊,密封。好像那个高压锅一样,要密封,那个气跑出来它就没有用了。   
      记者:你们以前是这种的吗?   
      工人:以前没有。   
      记者:以前是什么样的啊?   
      工人:以前是强压的,钢板薄薄的。没有压力。现在要有压力啊。   
      记者:以前那个薄薄的钢板要是杀菌需要多长时间?   
      工人:那个36个小时。   
      记者:36个小时?   
      工人:对啊。现在是改用5个小时。   
      记者:多少?   
      工人:5个小时,你看看时间差多少。

     
      农业局局长:这个是杏鲍菇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他自己成功以后呢,我们其他的厂也跟他学习,带动了其他厂的发展。所以这个杏鲍菇现在他是产量非常稳定,还有一个质量非常好,他现在生产的菇每天都供不应求。   
      到2008年,黄文广靠卖杏鲍菇挣来的钱在南靖县又投资新建了三个厂。三个厂的杏鲍菇加起来每天能有35吨的产量,产品更是远销新疆等地。   
      记者:师傅你这是从哪来的货车啊?   
      司机:从乌鲁木齐过来的。   
      记者:乌鲁木齐那么远啊,这次拉多少过去啊?   
      司机:拉一千多件。   
      记者:从福建到乌鲁木齐有多少路程啊?   
      司机:不到五千公里,四千多公里。   
      记者:那需要跑几天?   
      司机:一般路上不堵车的话要四天。   
      记者:四天?那四天这个杏鲍菇的品质会受影响吗?   
      司机:不会受影响,因为这个杏鲍菇是耐运输的嘛。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