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举办交流会 专家提醒不要误食毒蘑菇


    【发布日期】:2012-03-02  【来源】:新快报  【作者】:刘仰奇

      1

      2

      3

      4

      5 有毒

      6 有毒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举办交流会,专家提醒不要误食毒蘑菇

      下周一就是惊蛰了,天气将渐渐变得潮湿温暖,适合野生菌类的生长。不过,在踏青时,路边的野菇可别乱采哦!昨日下午,香港专业教育学院50名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参加了省微生物研究所举办的交流会,专家在会上介绍了广东常见的剧毒蘑菇种类,提醒大家不要误食。

      50香港学子参观“蘑菇工厂”
      当天,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广州科学城的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类生产基地。在8000多平方米的GMP标准厂房里,学子们参观了菌种保藏室、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他们来到“南方食用菌育种示范中心”,看到破土而出的草菇、带有螃蟹香气的蟹味菇、拳头大小的猴头菇,全都住进了可调控温湿的小房间,获得精心照顾。看到此景,学生们连声赞叹“植物待遇真好”。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广州市青年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与香港教育署组织的长期交流活动项目之一。

      “土办法无法辨识毒蘑菇”
      “怎样辨别菌类?哪些菌类可食?”针对这些问题,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泰辉博士介绍说,目前广东共发现100多种毒蘑菇,每年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多数与市民误采误食有关。“春天到了,野外见到毒蘑菇的机会更多,靠一些土办法来辨识是不靠谱的。”李博士说,目前辨别毒蘑菇并没有简便的方法,关键还靠普及蘑菇知识,让市民认识各种蘑菇。
      李博士说,春天潮湿温暖,菌类因高蛋白质、低脂肪而成为当季的理想食品,其中,猴头菇、茯苓、灵芝香菇、木耳都可起到护肝养胃的作用。不过,如果遇到广东最常见的两种剧毒蘑菇,你可千万不能吃。
     

      广东最常见两种剧毒蘑菇

      ●致命白毒伞
      每年3月至4月是致命白毒伞生长旺盛的时期,在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地可见这种毒蘑菇。50克的白毒伞足以致使一个50公斤成年人因肝、肾等器官衰竭而死亡。它因为有着洁白的外表,被许多市民误认为无毒。

      ●灰花纹鹅膏菌
      生长旺盛期在每年的4月至6月,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肝脏和肾脏,是剧毒蘑菇。如误食这种蘑菇,目前没有特效药可治,并且中毒潜伏期长。

      三大误区妨碍辨别毒蘑菇
      李泰辉博士说,人们在辨别毒蘑菇时,往往存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美丽的蘑菇有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站不住脚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此外,某些品种的蘑菇,虽然属于同一个属,但有些有毒,有些却无毒。

      误区二:与银器、大蒜同煮会变黑
      许多市民相信这种毒菇识别方法: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即证明有毒。李泰辉博士说,经过研究,毒蘑菇和银器、大蒜同煮后并不会变色。

      误区三:毒蘑菇破损后会流出乳汁
      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后流出的乳汁均变成蓝绿色,但这两者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猜猜看,图中的几种蘑菇,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有剧毒?(答案:图1为灵芝,图2为茶树菇,图3为土鸡枞,图4为蟹味菇,这些都可食;图5为灰花纹鹅膏菌,图6为致命白毒伞,这两种有剧毒。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