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里的蘑菇
2月21日,记者来到南中马范庄镇村东梨园。在张顺波的大棚里,记者见到了他培育的花盆蘑菇。200多平方米的棚里,墙边整齐的排放着三排盆栽蘑菇,有的已经露出一点菇头,有的已经“盛开”,水灵灵的非常可爱。人们看到过的种蘑菇,都是整齐码放在一个个料袋中生长,而张顺波的蘑菇菌直接放在花盆中。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3/03/09-47-00-84-8548.jpg)
“这些在家里栽种的蘑菇,而且还是载在花盆里,又能吃又能看,怎么样,不错吧!”张顺波拿着一盆已经出菇的盆栽向记者展示。花盆上贴的广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QQ农场的蘑菇,种自己的蘑菇,让别人偷不成。”
在广告纸上,写着蘑菇的管理技术要点:放在弱光处,保持5-18度,每天喷水2-3次,大约一周可以出菇,可以出4-6次菇。操作如此简单,张顺波说,孩子也会种。
张顺波的妻子樊秋娟拿起喷壶给花盆蘑菇浇水,脸上露出笑容,让人很难想到,半年前她还极力反对丈夫的这一“疯狂”举动。
农场游戏引发灵感
据张顺波说,三年前他迷上了玩偷菜游戏。“天天偷菜,为了玩游戏,每天凌晨四点爬起来偷菜,一天到晚都离不开手机,玩的手机按键都看不见上面的字了。”妻子樊秋娟一边给蘑菇喷水一边向记者“诉苦”。张顺波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纸,自己的“菜”什么时候成熟都一一列在上面,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可玩游戏时,即使半夜爬起来收菜,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有时还是会被人偷走。有一天,张顺波看到游戏中出现了蘑菇,有着蘑菇种植经验的他灵光一闪——为什么不把蘑菇种到花盆里呢?“我种自己的蘑菇,看你们怎么偷。”就这样,他萌生了用花盆种蘑菇的想法。
家人一片反对声张顺波坚持
家人一听到张顺波的这个想法,都觉得太离谱,家中响起一片反对声。“本来就爱玩游戏,现在又要种什么花盆蘑菇,这不是胡闹吗?蘑菇都是长在大棚的蘑菇袋里,哪听说种在花盆里的?”妻子樊秋娟第一个出来反对,“这要长不出来怎么办,又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
张顺波的哥哥也不赞成弟弟的这一想法。“前期投入得好几千块钱,又耽误时间,不赞成。”
可是,面对家人的一致反对,张顺波并没有动摇,而是倔强地自己研究起来。后来,索性每天都住在大棚。就连大年三十,也是在家吃了顿饺子,就又跑到棚里了。
“试验嘛,确实有风险,不过我从没有想过放弃,觉得有这种可能就要试一试。”不服输的张顺波说。
半年后技术攻关难
想法是有了,可如何转成现实,确实不容易,需要掌握栽培的技术。住在大棚的张顺波都记不清自己到底试验了多少次。
什么样的栽培料才适合盆中栽培?选择什么样的原种?盆栽蘑菇对空气、湿度的新要求是什么?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张顺波经过了多次试验、选种,都没有成功。
“但是我没有想过放弃,既然想到了,就一定要做出来。”随后,张顺波又找到了专门研究菌类的专家,一有问题就向专家请教,专家也被这位农民小伙子的精神所触动,只要他遇到的困难,都悉心给出详细的解答,还帮张顺波出谋划策。张顺波在专家的指导下,在普通蘑菇种植的栽培料中加入微量元素、砂糖等材料提高了抗菌性。
2011年4月份开始,张顺波就开始研究,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上,张顺波照常拿着手电筒在大棚里查看蘑菇时,突然看见里盆里出来了菌丝。虽然只有不到两毫米的一个小菌丝,但是这对于研究了大半年的张顺波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花盆里终于出蘑菇了!当时太兴奋了,都没法形容!”此刻说起那一幕,张顺波还是兴奋地脸通红。
盆栽蘑菇前景广阔
“现在大家都对我这个蘑菇感兴趣,因为不仅摆在家里显得生机勃勃,而且长出来的蘑菇也能吃。”张顺波介绍,一盆蘑菇能出4-6次菇,能收大约3斤蘑菇。
“近来很多人知道我有盆栽蘑菇,就过来观赏,有的也一起研究,开始也送来访的人,后来总是送,盆栽的蘑菇也有成本,于是就暂时定了价钱,10块钱一盆。后来不仅有了石家庄的顾客,还有很多来自衡水、邢台等地的顾客。”据张顺波说,现在是先期推广,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第一批蘑菇试试市场的反应,要是销量好,他还会向乡亲们推广这种盆栽种植法,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张顺波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盆栽蘑菇,现在,他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新的盆栽,“我要将灵芝也种进花盆里,那个更漂亮。”虽然盆栽还未出来,但是张顺波已经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我已经在四月份的董庄梨花节租下了展位,到时候,就可以展销我培育的盆栽蘑菇和盆栽灵芝。”
据悉,张顺波现在已经不玩游戏了,他说,自己要以事业为重,希望自己的盆栽能够进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