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中国食用菌》 » 2013年 » 第2期 » 正文

    基质内木质纤维素酶酶活及其产物变化


    【发布日期】:2013-06-09
     基质内木质纤维素酶酶活及其产物变化
    The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and Reducing Sugar Vari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ubstrates
     
    【作者】 袁胜东; 罗霞; 余梦瑶; 魏巍; 江南; 许晓燕; 郑林用; 
     
    【Author】 YUAN Sheng-dong2,3,LUO Xia2,YU Meng-yao2,WEI Wei2,JIANG Nan2,XU Xiao-yan2,ZHANG Lin-yong1 (1.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66;2.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41;3.Wanyuan Science & Technology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Sichuan 636350)
     
    【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 四川省万源市科学技术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初步探究猴头菌生长过程中基质内部碳源代谢情况,进一步了解了木质纤维素酶酶活和还原糖含量变化与猴头菌生长发育的关系,并测定猴头菌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基质内不同部位的木质纤维素酶酶活、还原糖含量和pH值。基质内不同部位木质纤维素酶酶活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不同部位间酶活大小和还原糖含量有明显差异,在越靠近袋口的部位表现出越低的酶活和较少的还原糖含量。漆酶在基质刚长满菌丝时和采收后酶活较高,在原基形成时,漆酶仅在靠近袋口部位出现一个活性高峰;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在原基形成时出现一个活性小高峰,采收时酶活达到最高;还原糖在基质刚长满菌丝时含量较高,随后降低,采收前和采收时含量达高峰。基质内不同部位pH值变化较小,未对酶活产生影响。偏相关性分析显示还原糖含量与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呈中度相关,与半纤维素酶酶活不相关。基质内不同部位碳代谢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基质内菌丝体处于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分化程度相关。木质纤维素酶可能通过调节还原糖含量对猴头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漆酶与原基形成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猴头菌; 生长阶段; 基质内; 木质纤维素酶; 还原糖; 
     
    【文内图片】
    漆酶酶活从图2看出,不同位置基质的酶活在整个生长过程的变化
    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由图3可看出,不同部位基质酶活变化趋于一致,在营
    半纤维素酶酶活从图4可以看出,半纤维素酶活与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
    还原糖含量
     
    【基金】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药用菌栽培岗位建设项目,编号:农科教发〔2007〕12号
     
    【分类号】S646.9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