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食用菌》 » 2013年 » 第5期 » 正文

    从十九世纪汉英英汉字典看中西真菌词汇的翻译


    【发布日期】:2014-02-26
      【作者】 芦笛; 
     
      【机构】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摘要】 19世纪是现代真菌学诞生的时代,也大致涵盖了西学东渐的第二个阶段。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交流的媒介,中西语言和词汇的对应翻译对于西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双语字典则又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以19世纪的汉英和英汉字典为研究对象,考察西方和中国真菌词汇的对应翻译情况,发现在这个时期,英语真菌词汇的中文对应译名基本上仍然是使用汉语中旧有之词汇来对译英语词汇,尚未产生真菌学方面的中文新词。这种状况在20世纪初发生了改变,如晚清颜惠庆主编的出版于1908年的《英华大辞典》中收录的"Mycology"(真菌学)可能是明确的最早的关于该词被翻译并介绍到中国的记录,其中文释义("菌学"、"菌论""、菌类植物学")也属创译的中文新词。更多还原
     
      【关键词】 十九世纪; 字典; 真菌; 马礼逊; 翻译;
     
      【分类号】H315.9;S646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