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圣进; 王灿琴; 汪茜; 韦仕岩;
【Author】 WU Sheng-jin;WANG Can-qin;WANG Qian;WEI Shi-yan;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Guangxi Academic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摘要】 对9个草菇菌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木聚糖酶(Xylase)和漆酶(Laccase)活性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CMCase和Xylase活性都在菌丝期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仅Xylase活性在蛋形期时有所上升;Laccase活性则在菌丝期最低,针头期迅速上升,纽扣期时达最高,此后又迅速降低。不同菌株间的CMCase和Xylase活性在菌丝期有明显差异,而Laccase活性则在针头期和纽扣期的差异最大。生物学效率较高的菌株V9、V112和V木-2在菌丝期CMCase和Xylase活性较高,并在针头期和纽扣期Lac case活性很高。 更多还原
【关键词】 草菇; 胞外酶; 活性变化;
【文内图片】
【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重点项目(桂农科2013YZ1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066);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