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辉; 赖淑芳; 郑珠霜; 王丽芬; 陈桂珍; 朱传进; 万春和; 孙淑静; 胡开辉;
【Author】 LIN Hui;LAI Shu-fang;ZHENG Zhu-shuan;WANG Li-fen;CHEN Gui-zhen;ZHU Chuan-jin;WAN Chun-he;SUN Shu-jing;HU Kai-hu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Edible Fungi Research Institute (Gutian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Edible Fung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Gutian;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 古田食用菌研发中心;
【摘要】 该实验对纯香灰菌(Hypoxylon sp.)培养及其与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混合培养过程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等培养原料基质降解相关酶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香灰菌长满菌袋后淀粉酶与漆酶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木聚糖酶活力在培养至15 d达到最大值5 000 U·m L-1,纤维素酶活力培养至5 d后,稳定在40 U·m L-1左右,可以有效降解木料培养基。银耳与香灰菌混合培养后,在固体培养过程中,其中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力变化规律与香灰菌纯培养相似,而淀粉酶在培养至第10天达到最大值2 253 U·m L-1,其胞外可溶性蛋白浓度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漆酶活力培养至第5天达到最大值71.33 U·m L-1,随后迅速下降,蛋白酶活力变化情况与淀粉酶相似,第15天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05 U·m L-1。说明混合培养中两者具有互作效应,可以有效促进胞外蛋白的分泌,提高基质降解相关酶活力,促进菌体对基质的降解,提高养分的供应。该结果可为银耳优良菌种的选育,两者的配比以及栽培料的选择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还原
【关键词】 香灰菌; 银耳; 基质; 降解; 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