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潘春磊; 王延锋; 黄文; 倪淑君; 张海峰; 盛春鸽; 董雪梅; 史磊;
【Author】 PAN Chun-lei;WANG Yan-feng;HUANG Wen;NI Shu-jun;ZHANG Hai-feng;SHENG Chun-ge;DONG Xue-mei;SHI Lei;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Animal Husbandry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牡丹江分院;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摘要】 以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10个菌株为试验材料,以40%的黑木耳菌糠作为栽培基质,通过观测菌丝生长速度、发菌速度、菌盖颜色、菌盖大小、菌盖厚度、产量等农艺性状,评价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各不同的农艺性状为基础,计算不同性状内的变异系数,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榆黄蘑10个菌株9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7%~27%。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性状(27%),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菌柄长度性状(7%)。在欧氏距离7.08处,10个菌株被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菌株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关系。综合评价说明,韩CB6(韩引品种)、榆黄蘑2013较适合在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榆黄蘑; 种质; 评价;
【文内图片】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80);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WB13B10602);牡丹江市科技攻关资助项目(Z2013n014)
【所属期刊栏目】 育种与驯化 (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