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桂东;李清铣;
【机构】淮阴市农科所;江苏农学院植保系 淮阴 223001;扬州 225001;
【摘要】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和禾谷丝核菌(R.cerealis Vander Hoeven)的16个菌丝融合群或亚群的标准菌株及来自江苏大麦纹枯病的9个菌丝融合群或亚群共68个菌株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1.立枯丝核菌主酶带数的变幅范围比禾谷丝核菌大;2.无论禾谷丝核菌,还是立枯丝核菌,各菌丝融合群或亚群之间的电泳图谱都有显著差异,但与各自对应的融合群或亚群的标准菌株的图谱则相似;3.44个大麦禾谷丝核菌CAG-1群菌株间的图谱也有差异,但都有一条共同的主酶带(E4);4.据主副酶带数目和位置,将禾谷丝核菌CAG-1群菌株再分为2个类型(Ⅰ型和Ⅱ型)和5个亚型(Ⅰa、Ⅰb、Ⅰc和Ⅱa、Ⅱb);酶谱类型与菌株的采集品种和致病性无关,但与采集地点似有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菌丝融合群;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