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玉明;温树田;刘明礼;姜玉波;张树森;陈世平;索继江;
【机构】吉林省通化卫生学校!吉林通化;13400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摘要】从患者皮损处皮屑及活检组织中分离出的暗纹节菱孢Arthriniumphaeospermum(Corda)Ellis菌株制成混悬菌液,用兔、豚鼠及小鼠(LACA)进行动物毒理实验。表皮直接涂抹法接种,四周后未见皮肤损害;划破表皮涂沫法及皮下注射法接种,两周后实验动物的皮肤都出现浸润性斑块、小给节、皮下脓肿及脱毛的症状,对照组动物正常。再用腹腔注射法接种,小鼠两周后死亡,病解所见,腹膜、肠系膜、腹壁及肝等处,均出现散在的灰白色小脓肿;心、肺、肝、脾及肾均有病变。豚鼠两周后仍存活,当即处死解剖所见与小鼠病解改变相同。对实验动物皮损、腹膜、肠系膜、胃及肝等处的小脓肿组织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皮损及器官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浸润,由多种细胞构成的浸润性肉芽肿。在病理浸润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球形、卵圆形、棱形及晶体形的棕色、红色孢子.其病理改变与患者皮损病理改变相一致,其不同点是实验动物有小脓肿,肉芽肿内可见多核巨噬细胞,而在病人皮损中很少见到。
【关键词】暗纹节菱孢;毒理;病理;
【基金】吉林省“八五”攻关课题;
【分类号】R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