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君志 黄志鹏 潘洁茹 谢雪钦 朱炎平 张绍升 关雄
【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农药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农药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福州350002
【摘要】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是粉虱的重要病原真菌,可用于世界性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生物防治。本文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发现1-3龄幼虫易受真菌侵染,其中以2龄幼虫的侵染率为最高,达到98%;侵染率随处理时间延长、接种浓度增加而增大;被侵染粉虱幼虫死亡通常发生在处理后的下一个龄期。本文还应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粉虱座壳孢侵染烟粉虱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分生孢子在昆虫体表萌发、形成芽管后可产生附着胞或直接侵入表皮,昆虫节间膜等薄弱处是其侵染的主要部位,随后菌丝在昆虫体内形成,着胞或直接侵入表皮,昆虫节间膜等薄弱处是其侵染的主要部位如湿度足够高,菌丝穿出体表产孢再侵染新害虫。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项目(2003AA241131; 2002AA245011);
【关键词】昆虫真菌病; 粉虱幼虫; 扫描电镜; 侵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