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天辉罗孟军叶华智
【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园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雅安625014
【摘要】以正丁醇:水:甲醇(4:2:1)作洗脱剂,通过硅胶H60型柱反复柱层析,将3种有致病活性的物质充分纯化,在-40℃下冷冻干燥后,它们为褐色深浅不一的蓬松状物质,且极易吸潮。活性组分I(Rf0.83)、活性组分II(Rf0.79)和活性组分III(Rf0.80)对马尾松切根幼苗和湿地松切根幼苗针叶都有致萎作用,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红外光谱(IR)等分析手段确定出所分离的活性组分I的化学组成为C5H11O5N(M=165)。
【基金】四川省重点学科项目;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资助;
【关键词】真菌; 质谱图; 核词共振谱; 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