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丽丽 王欣丽 康振生 赵杰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生物技术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生物技术中心 陕西 杨凌712100
【摘要】以夏孢子相对致死率90%左右作为紫外线处理最适时间,发现8min为小麦条锈菌条中29号单孢菌系(CY29-3)最适处理时间,其夏孢子相对致死率达88.97%。CY29-3的夏孢子经紫外线处理、扩繁、筛选品种筛选及4代的稳定选择后,获得了两个毒性变异的突变菌株。毒性突变产生的Jubi菌株对尤皮Ⅱ号的毒性增强,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0型变为4型;非毒性突变产生的Funo菌株在阿夫上的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4型变为2型。研究结果表明两突变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型和毒性范围也明显不同于野生菌系,说明紫外线诱导的小麦条锈菌变异是不定向和复杂的。对野生菌系和两个突变菌株进行RAPD分析后发现,两突变菌株与野生菌系之间的DNA多态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态率分别为10.58%和11.57%,说明紫外线可使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发生较大的变化且突变位点比较复杂。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20001620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012503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关键词】反应型; 鉴别寄主; 区试品种; 毒性变异; DNA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