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倩 邓吉 杨敏 李健强 先正达
【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引起石榴枯萎病和甘薯黑斑病的甘薯长喙壳菌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等基本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速率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培养条件下,石榴枯萎病菌生长速度均快于甘薯黑斑病菌,其菌落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在甘薯葡萄糖培养基(SPDA)上生长速率最快。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比12h光暗交替、光照处理显著增大。二者最适生长温度皆为25℃,石榴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6℃,而甘薯黑斑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3℃。二者菌丝在pH4-1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石榴枯萎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min或52℃处理5min,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8℃处理10min或50℃处理5min。二者在完全培养液中产孢量最大,菌丝生长速率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减小而增大。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4-0128);
【关键词】甘薯长喙壳菌; 生长速率; 生长温度; 最适pH值; 产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