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洪 丁可 裴国亮 郭军 康振生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胞质游离钙离子变化与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本研究以侵染小麦叶片的条锈菌31号生理小种(CYR31)为材料,以孵育法将Ca2+荧光探针Fluo-3-AM载入到小麦条锈菌细胞中,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建立了测定侵染过程中条锈菌胞质游离Ca2+分布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0μmol/L Fluo-3-AM装载顺次进行低温4℃孵育1h,25℃孵育1h,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条锈菌胞质游离Ca2+染色结果。该方法可用于检测不同侵染阶段的小麦条锈菌细胞质游离钙离子的分布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锈菌胞内钙离子动态与侵染寄主的关联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671350);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107104);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No.IRT0558);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No.B07049);
关键词:荧光指示剂; 孵育条件; 最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