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春雷 彭卫红 温文婷 郭勇 周洁 梁勤 杨志荣
【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摘要:从四个不同银耳段木栽培场地采集杂菌样本,经初步鉴定后纯化得到48个菌株。通过对子实体、孢子及菌丝等的形态观察确认从银耳栽培段木上分离的48株杂菌隶属于炭团菌属,在形态上与截头炭团菌Annulohypoxylon annulatum最为相似。为了进一步确认从银耳栽培段木上分离的48株杂菌的分类地位,对其中14个供试菌株进行了ITS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4个供试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36时可以形成两个明显分枝,且分枝与地理来源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供试菌株在分类地位上属于炭团菌属,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并与截头炭团菌的关系最为接近,遗传距离在0.2左右;与银耳伴生菌香灰菌的遗传距离为0.29左右。从75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引物对所有48个供试菌株进行ISSR扩增,扩增共获得10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2条,占条带总数的69.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75%时,48个菌株可以划分为5个类群,且类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多数供试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这表明供试菌株在DNA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基金:四川富民强县专项“银耳优良新品种选育”资助项目;
关键词:截头炭团菌; 香灰菌; 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