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杏利 邓晖 牛永春
【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经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16株分离自北京、河北、河南发病狗尾草的菌株、2株分别分离自河南发病虎尾草、牛筋草的菌株和1株分离自青海发病野燕麦的菌株被鉴定为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接种试验表明,来自狗尾草的菌株比来自其他寄主植物的菌株对狗尾草致病性强,分离自野燕麦的菌株对狗尾草无致病性,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样品狗尾草的菌株其致病性有显著差异。菌株NY1对狗尾草有很强致病性,接种后5d植株叶片即全部呈枯死状,接种后7d整个植株枯萎死亡。菌株NY1对马唐和虎尾草也有很强致病性,但对于大多数供试栽培植物致病性很弱或无致病性。因此,B.setariae NY1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狗尾草、马唐和虎尾草等杂草的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600010);
关键词:狗尾草平脐蠕孢; 致病性; ITS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