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辉林 柴兆祥 楼兵干 李金花
【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2007年9-10月,在甘肃兰州、张掖等地采集玉米、豇豆、葡萄、白菜等作物收获后的耕作层土壤,采用花瓣诱导和组织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土壤腐霉菌。对腐霉菌株经菌丝先端切割法纯化培养后,以形态和培养特性为基础进行了初步鉴定,发现有7株腐霉菌的形态学和培养特性一致。以其中的P3-1A为代表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和β-tubulin基因序列测定和比对,将这7个菌株鉴定为Pythium heterothallicum,该菌为中国新记录,异宗配合种。通过土埋法,对玉米、番茄、黄瓜等3种作物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腐霉菌对玉米具有致病性,可引起根腐、根尖变褐、茎基腐等症状,抑制植株生长,使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但对番茄、黄瓜未见有明显为害。
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项目(甘科计[2001]21号);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NoGYC09-01); 甘肃省教育厅项目(No032-08);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NoGAU2CX0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71127);
关键词:卵菌; rDNA-ITS序列; 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