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立红 高兴喜 缪静 图力古尔
【机构】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 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摘要:以斑玉蕈为材料分别从菌盖和菌柄中提取一种酸性磷酸酯酶(ACPase,EC.3.1.3.2),进一步用硫酸铵沉淀分离,Sephadex G-200柱纯化,从菌盖中分离到3个酶组分,从菌柄中分离到4个酶组分,分别对菌盖和菌柄的酶Ⅰ和酶Ⅰ′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纯度鉴定,均呈现单一酶蛋白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酶Ⅰ和酶Ⅰ′的相对分子量均为65kDa,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测定分析,酶Ⅰ和酶Ⅰ′均为单亚基蛋白。紫外吸收光谱(UV)测定结果表明,酶Ⅰ和酶Ⅰ′均呈现两个吸收峰,分别在220nm和280nm处;酶Ⅰ和酶Ⅰ′等电点(pI)分别为5.4和5.0;水解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4.6;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50℃,并均有热激活现象,热激活温度均为60℃;耐热实验表明,酶Ⅰ和酶Ⅰ′在最适温度下温育45min后,酶活力分别为最高酶活力的60.2%和57.3%,酶Ⅰ在温育20min时表现最大活性,酶Ⅰ′在温育25min时表现最大活性;酶Ⅰ和酶Ⅰ′在60℃保温25min活力分别下降至最大活力... 更多
基金:“泰山学者”建设专项;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10CL020);
关键词:斑玉蕈; 酸性磷酸酯酶; 动力学特性; 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