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志敏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杨浚文 王蒂
【机构】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摘要】从碳源、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硫色镰孢Fusarium sulphureu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佳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pH8为最佳;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以麦芽糖为最佳碳源,以硝酸钠为最佳氮源,pH6为最佳;在分生孢子萌发阶段,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蛋白胨和谷氨酸为碳、氮源的营养液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最适pH6-8。该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
【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1011JKCA179);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No.1102NKDA025); 第48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No.2010048072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No.1107RJZA232);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GSCS-2010-08);
【关键词】马铃薯干腐病; 硫色镰孢; 营养; pH 值; 温度;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