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威 赵妍 汪虹 冯爱萍 陈明杰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以草菇低温敏感型V23菌株与耐低温型VH3菌株为试验材料,将二者菌丝体置于冰浴中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温胁迫处理。首先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然后构建含有微管蛋白(tubulin,TUB)基因片段和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基因片段的质粒,最终对GPAT基因在低温胁迫不同处理时间下的表达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耐低温型的VH3菌株,在低温处理2h时,GPAT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4h,表达量下降,6h上升,之后逐渐下降。低温敏感型V23菌株,在低温处理2h时,表达量下降,4h,表达量上升,此后逐渐下降;除低温处理4h外,V23菌株的GPAT基因表达量始终低于VH3菌株,初步推测GPAT基因的高表达与草菇的耐低温能力相关。
【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编号:沪农科攻字(2011)第1‐2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编号:农青年科技2012(12)];
【关键词】草菇; 低温;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