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建 秦淑亮 胡兵 赵晓静 王立安
【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从色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出11种化合物,经核磁等方法鉴定为:(1)麦角甾‐7,22‐二烯‐3‐酮;(2)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顺式‐3‐己烯醇;(5)3β,5α,6β‐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α‐甜没药醇;(7)2‐甲氧基腺嘌呤核苷;(8)(4E,8E)‐2‐N‐(2‐羟基棕榈酰)‐1‐O‐B‐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sphingadienine;(9)5‐羟基尿嘧啶核苷;(10)2‐氨基‐3‐醛基‐6‐甲氧基吡啶;(11)Polyozellin。对分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显示,2‐甲氧基腺嘌呤核苷、顺式‐3‐己烯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EC50值分别为0.06128mg/mL和0.08253mg/mL。5‐羟基尿嘧啶核苷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7.92μg/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色钉菇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No.11230908D); 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No.ZH2011231);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人胃癌细胞株BGC; 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