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美敬 刘秀明 邹亚杰 黄晨阳 刘斌 张金霞
【机构】广西大学食用菌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
摘要:侧耳属真菌是我国最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白黄侧耳P.cornucopiae。高温是影响侧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确定高温胁迫条件是开展高温胁迫机制研究的方法学基础。以糙皮侧耳和白黄侧耳的11个菌株为材料,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为主要生理指标,结合菌丝形态和生长等微生物学参数,开展了双核体菌丝高温胁迫条件的研究,包括胁迫的适宜温度、时间和菌龄等。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高温胁迫后菌丝体内TBARS含量在28–40℃、0–48h范围内与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与之后的恢复生长率呈负相关,高温胁迫后菌丝体内TBARS含量和之后的恢复生长能力均与自身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无关。TBARS含量可作为菌丝高温胁迫生理研究条件确定的指标。与植物的最适温度加10℃不同,基于TBARS含量的糙皮侧耳和白黄侧耳高温胁迫研究条件应为DifcoTM 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菌丝培养3d,最适温度加12℃,高温胁迫处理48h。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1383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6B02);
关键词:糙皮侧耳; 白黄侧耳; 高温胁迫; 脂质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