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玲玲 刘永翔 毛堂芬 朱国胜 刘作易
【机构】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 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摘要: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亲和性是猪苓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为获得猪苓与蜜环菌的高亲和性组合,本文采用了5株猪苓菌株与4株蜜环菌菌株进行筛选。通过将猪苓菌株与蜜环菌菌株共培养,比较不同组合的生长速度、拮抗线形成情况,以及两种菌丝生长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等指标,结果发现组合GU-06&AM-08生长速度最快,为3.36mm/d。GU-06和GU-07-2菌株与每株蜜环菌共培养均可产生拮抗线,共培养28d后,产生拮抗的猪苓菌丝分枝较多,可以看到菌丝束。被蜜环菌菌索侵染的猪苓菌核,切面可以明显观察到侵入猪苓菌核中的蜜环菌菌索,侵染到猪苓菌核中的蜜环菌菌索分枝较多,中空,表皮细胞细长。发生侵染现象的组合有7组:GU-04与AM-06;GU-06与AM-06,AM-08,AM-13;GU-07-2与AM-06,AM-08;GU-15与AM-06,其中以GU-06与AM-06,AM-13两组组合侵染最严重,其余组合没有发现侵染现象。综合以上共生筛选指标获得GU-06&AM-08、GU-06&AM-06、GU-07-2&AM-08以及GU-06&AM-13 4组高亲和性的组合。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黔科条中补地[2012]4003号~~;
关键词:猪苓; 蜜环菌; 共生培养; 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