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淑超刘培贵陈娟郭顺星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印度块菌属于子囊菌门异宗配合真菌,其交配型基因(mating type gene)的表达调控与块菌子囊果的形成和发育直接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在种植园内,两种交配型基因竞争性地感染宿主植物且不同交配型菌株的时空分布吻合概率可能是决定子实体产出及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增加印度块菌子囊果形成的几率,本研究以交配型基因MAT1-1-1及MAT1-2-1作为分子标记,检测了接种印度块菌菌剂后6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华山松菌根中块菌的两种交配型基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24个月的单株苗存在两种交配型基因的菌根苗占总菌根苗的比例最高,暗示在此时间点进行块菌菌根苗室外移栽,有望在后期提高两种交配型菌株的时空分布吻合概率,从而提高子实体产生的几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项目(U12022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527,31270075,30470011)~~;
关键词:印度块菌; 华山松; 共生; 菌根; 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