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菌物学报》 » 2018年 » 第三期 » 正文

    黑木耳的不同浸泡方式与其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含量相关性研究


    【发布日期】:2019-01-25  【来源】:菌物学报
    【作者】李志军 包海鹰
    【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通过对黑木耳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含量测定,探讨了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不同处理方式与其DiBP含量的相关性。对黑木耳采用清水、碱水和开水焯不同方式浸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用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表明,清水浸泡1d、2d、3d和4d的黑木耳所含DiBP的含量显著升高,平均是干品中的2.707倍;碱水浸泡1d、2d、3d和4d以及开水焯黑木耳10s以上均使其DiBP含量显著降低,平均是干品中的0.066倍。因此,黑木耳的浸泡处理方式与DiBP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黑木耳的正确处理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5R25); 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14B-1)~~;
     
    关键词:黑木耳; 不同处理; DiBP; 相关性;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