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慧君 李国杰 赵瑞琳
【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两份野生蘑菇标本及其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及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卵孢侧耳Pleurotus placentodes。该物种在2016年首次报道于中国。人工驯化栽培试验表明卵孢侧耳可以在人工条件下出菇,生长周期80–95d;初步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卵孢侧耳蛋白质、粗多糖、氨基酸含量比香菇、糙皮侧耳(平菇)、金针菇、柱状田头菇(茶树菇)等都高,尤其含有较高的组氨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如铁、钙、锌等。卵孢侧耳可作为新的食用菌进行开发利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152、31500013); 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BAIC05-2018); 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特色微生物资源与多样性调查(2012FY111600)~~;
关键词:驯化; 食用菌; 真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