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津京 汪虹 陈明杰 王倩 宋晓霞 隽加香 冯志勇 叶明 陈辉
【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资源与应用实验室
摘要:为了探究曲酸增加子实体产量的机制,首先考察了搔菌后外源添加曲酸对不同菌丝培养时间出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菌丝培养时间过短或者过长添加曲酸都得不到很好的增产效果,菌丝培养时间在60–80d之间增产效率最高,并且后熟期60d的增产效率大于80d的增产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添加曲酸可以提高菌丝利用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更深入地研究发现,基质中的漆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斑玉蕈的不同发育时期受到曲酸调控。漆酶活性在最初的菌丝恢复期和转色期酶活性低于对照组,但是在原基期、钉头期和子实体期酶活性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在整个发育周期中曲酸组都高于对照组,在子实体发育后期酶活性被提高3.16倍。最后,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漆酶基因和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量,研究显示添加曲酸后漆酶基因和纤维素酶基因在不同程度上被上调,这个结果与酶活的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说明外源添加曲酸通过提高生殖生长阶段的菌丝利用培养基质中的漆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而提高菌丝利用木质纤维素,为斑玉蕈子实体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能源,实现增加子实体产量的目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1802,31401932); 上海市农委青年成长计划(沪农青字(2016)第1-11号); 上海市科委国内合作项目(18395800300)~~;
关键词:斑玉蕈; 曲酸; 木质纤维素; 漆酶; 纤维素酶; 子实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