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春霞 何明霞 曹旸 刘静 高锋 许欣景 王文兵 王云
【机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要:在野外生态调查中,笔者从未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和任何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证实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否为外生菌根菌,在温室条件下,用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种和液体种对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和栲树(Castanopsis sp.)进行菌根接种试验。接种5个月后,思茅松一、二级侧根及吸收根表面上,均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缠绕生长;菌丝有锁状联合,但是并没有菌丝套和哈氏网发育的迹象。接种10个月后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也缠绕在栲树根的表面,有发达的菌索;菌丝有锁状联合,呈结晶体状,但没有任何菌根结构形成。在同样的温室条件下,思茅松和印度块菌形成了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也不能与思茅松和栲树形成外生菌根。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可能不是一种外生菌根菌。
基金:云南省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RF2015-5); 云南省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2015DC01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326);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FZ168); 景洪市科技三项费项目(2013.46)资助;
关键词:暗褐网柄牛肝菌; 思茅松; 栲树; 菌根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