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士锋 张健 刘军鹏 黄天骥 肖扬 龚钰华 边银丙
【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
摘要: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是在干旱荒漠地区可人工栽培的多年生灌木。为了避免病虫害大发生,每隔5~6年需要对其枝条进行修剪。采用柠条屑分别替代香菇(Lentinula edodes)常规配方中10%、20%、30%和40%的栎木屑,进行秋季代料栽培试验,综合考察不同配方条件下香菇主要农艺性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遴选最佳配方。分析结果显示配方NT2(20%柠条屑、60%栎木屑、18.8%麸皮、1%石膏、0.2%熟石灰)在加权关联度排序中名列第一,表明在该配方中香菇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及其它供试配方,其中出菇时间较对照提前6.3d,子实体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提高6.53%。
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BBB021)资助;
关键词:香菇; 柠条屑;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