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中国食用菌》 » 2016年 » 第2期 » 正文

    分泌金黄色的真姬菇隐性污染菌包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发布日期】:2019-01-27  【来源】:中国食用菌
    【作者】张职视 李佳欢 詹森然 赖淑芳 王丽芬 陈桂珍 孙淑静 胡开辉
    【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
    摘要: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保健功效成为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但生产过程中易受杂菌污染,为了分析污染原因,降低污染率和生产成本,采用稀释涂平板法从菌袋上部变黄吐黄水的污染菌袋中分离得到5株细菌及5株真菌,通过形态学结合细菌16S r RNA以及真菌ITS保守序列进行鉴定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5株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西地西菌属(Cedec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5株真菌分别属于枝孢菌属(Clad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曲霉菌属(Aspergillus)、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镰孢菌属(Fusarium)。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污染菌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研重大项目(2013N5004); 珍稀食用菌品种(斑玉蕈; 绣球菌)创新与自动化生产技术产业化工程(2014S1477-8); 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2014N2001);
    关键词:真姬菇; 污染菌; 分离; 鉴定;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