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谦
【机构】菏泽学院生命科学系
摘要:利用酶处理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菌丝体,分离到原生质体并对其进行紫外线诱变,确定诱变后的致死率,以利于桑黄原生质体诱变及融合的合理实施。菌龄为10 d的桑黄菌丝体在1.5%溶壁酶、100 r·min-1、30℃条件下酶解3 h,获得原生质体;再分别经紫外线照射10 s、20 s、30 s、40 s、50 s、60 s、70 s、80 s、90s后;利用血球计数板对美兰染色后的活性原生质体计数,计算桑黄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后的致死率。结果显示,原生质体致死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40 s50 s诱变时间内,曲线的变化最为剧烈;诱变时间为45 s时,致死率达到73%;诱变时间达到90 s时,致死率为100%。该结果能够为桑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及融合育种的实施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基金:菏泽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N002);
关键词:桑黄; 原生质体; 制备; 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