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设施食用菌栽培技术,开展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黑威15 (HW15)二级菌种养菌试验,以菌丝最大密度为目标,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培养料物理特性(含水率、密度)和过氧化钙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菌丝长势影响,探明培养料含水率、培养料密度、过氧化钙添加量三因素耦合关系,完成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木耳养菌阶段菌丝微环境模型实例化构建并得出其最佳因素组合:培养料含水率65.75%,过氧化钙添加量0.95%,培养料密度719 kg·m-3。发现了此阶段菌丝生长规律,确定了上述三因素对菌丝密度(长度)影响程度顺序为:过氧化钙添加量最大,培养料含水率次之,培养料密度最小;前两因素影响程度几乎相同,其中1个因素置为零水平,另一因素对菌丝密度影响剧烈,影响曲线先升后降。本试验表明含水率65.75%时,能将0.95%过氧化钙全部分解,此时氧气浓度最大,菌丝长势最佳,过氧化钙添加量和培养料含水率应作为重要因素控制,尤其培养料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在64%66%范围内,过氧化钙添加量不可超过1.2%;培养料含水率在67.5%附近,培养料密度对菌丝密度有显著影响,超过730 kg·m-3时,菌丝密度急剧下降,适宜的培养料密度应在710 kg·m-3730 kg·m-3。
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65055);
关键词:黑木耳; 回归正交试验; 菌丝体; 设施食用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