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 刘芳秀
四川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 四川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 成都610066 ; 成都610066
【中文摘要】 <正> 为了寻求优质高产毛木耳新品种,我们在栽培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1990年分别引进了白背木耳3039、粗木耳Au-2等四个新菌株,于1992年进行了出耳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黄背木耳为本中心保藏菌种,白背木耳3039和粗木耳4034引自台湾,粗木耳Au-2引自广东,紫木耳引自上海.(二)培养料配方①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77%,木屑10%,麸皮10%,石膏、磷肥、糖各1%,水分56.5%,用2%
【文献出处】 食用菌,Edible Fungi,编辑部邮箱,1993年06期 【DOI】CNKI:SUN:SIYJ.0.1993-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