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食用菌》 » 1994年 » 第5期 » 正文

    大米制作食用菌菌种技术


    【发布日期】:2010-05-04

    方平夷; 黄却病
    湖南岳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414109; 湖南岳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414109

    【中文摘要】 <正>食用菌制种原料很多,如粪草料、麦粒、棉壳等。在水稻产区麦、棉产量较少,往往受原料限制。为此,笔者自1991年开始用大米制食用菌菌种试验,现将有关技术问题及效果报告如下。 (一)大米的选择 根据大米的烹煮性质来选择是很重要的,经多次试验直链淀粉含量高(25%以上)的大米适宜,因为直链淀粉的羟基外露多,亲水力强,饭粒膨胀度、氢键多,饭粒硬度大,成饭后疏散。从外观上看,米粒长圆形的居多,胸腹白明显,透明度低。 (二)处理方法 用三种处理方法:①用清水浸泡大米24~48小时(依气温高低而定),淘洗净,晾干并混入10%干牛粪粉或木屑以增加其疏散度。②将大米装纱布袋中投入沸水中煮10~15分钟,取出并在冷水中淘洗,晾干装瓶。③干大米混20%~30%的干牛粪粉或木屑,装瓶至3/4满度,加水平料面,让其吸水约20分钟,再将瓶平放,让其上下吸水均匀。清洗瓶口,用丙烯膜加牛皮纸包口,高压灭菌1小时。 (三)接种方式 大米料与麦粒、棉壳有不同之处,主要是粘贴紧,菌丝伸展较慢,所以接种方式也作了相


    【文献出处】 食用菌,Edible Fungi,编辑部邮箱,1994年05期 【DOI】CNKI:SUN:SIYJ.0.1994-05-019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