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masu T. ; Matsumoto. T. ; Mori. K.-i; 程V; 陈玉梅
【中文摘要】 <正> 近年来在工业有用微生物如酵母、丝状真菌及细菌的原生质体融合方面有许多报道,但在食用蘑菇方面,主要由于缺乏对杂种选择的遗传或表型标记,还没有报道过种间或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的例子,尽管有一些关于担子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报告。因此,我们先由糙皮侧耳和鲑色侧耳的单核菌株分离营养缺陷突变体,然后研究彼此性不相容的这两个侧耳种间原生质体融合。本文报道用聚乙二醇(PEG)处理后分离融合子和融合子的同功酶分析结果。本试验用的单核菌株来自糙皮侧耳909和鲑色侧耳01的野生型双核体。这些菌株保存于PDA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形成方法:将菌培养于GMY培养基(10克葡萄糖、10克麦芽抽提物、4克酵母抽提物)上2~3天,收获菌丝用0.7M甘露醇洗
【文献出处】 中国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编辑部邮箱,1987年02期 【DOI】CNKI:SUN:ZSYJ.0.1987-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