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战琨友
山东聊城大学农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菌草研究所 252000; 350000
【摘要】<正>菌草代木代粮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已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各地的草本植物资源相差较大,各种可利用的培养基配方较多,而做出这一依据的一个重要指标———碳氮比,并无资料可查,特别是广大农民手中十分需要关于各种菌草的碳氮比的数据。为了解这一实际情况,测定了一些常见菌草的碳氮比,以供大家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测试材料成熟的可采收的各种菌草:类芦、苏丹青、串叶草、苦豆草、苦豆子、芦竹、巨菌草一号、象草、香根草、芒萁、五节芒、彼特草、菅、巨菌草二号、芦苇、斑茅、香茅、拟高粱、玉米秆、玉米芯。1.2测定方法总碳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又称外加热法);总氮测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2测定结果菌草样品采收后,经初步日晒
【文献出处】 食用菌,Edible Fungi,编辑部邮箱,2006年02期 【DOI】CNKI:SUN:SIYJ.0.2006-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