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岳
贵州科学院生物所
【中文摘要】 <正> 在凤尾菇栽培中,为了使凤尾菇菌丝尽快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污染,一般采取在培养料中间撒一层菌种,并在整个料面上还覆盖一层菌种。这样,每平方米栽培面积需用750克瓶装的草粉或锯末栽培种5瓶以上,菌种费用约占成本的60%。为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菇农最关心的问题。我省遵义地区和昆明等地的科研和生产单位,根据凤尾菇菌丝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特性,采用了栽培种扩大培养后再用于生产的方法,
【文献出处】 食用菌,Edible Fungi,编辑部邮箱,1984年03期 【DOI】CNKI:SUN:SIYJ.0.1984-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