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食药用菌》 » 1994年 » 第3期 » 正文

    大杯蕈的营养价值研究初报


    【发布日期】:2010-05-13

    彭智华; 陈忠明; 吴鸣翔; 吴克甸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庆元县林特站食用菌所; 庆元县林特站食用菌所

    【中文摘要】 <正> 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Gartn et Mey.ex Fr.)Quel],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浙南山区的当地居民称之为斗菇。该菌在真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杯伞属。其子实体大型,菌伞直径可达10~15厘米以上,幼嫩时中部下凹,成熟时呈漏斗状,表面光滑,呈浅灰黄色至土黄色。菌肉较薄,白色。菌枘中生,长达10厘米以上,枘粗1.5~2.5厘米。菌褶延生,孢子印白色,担孢子表面光滑,呈近球形至长椭圆型,大小一般在4~6微米左右。该菌的自然分布较广,在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等地均有分布。该菌较耐高温,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林地或腐枝层上,常群生或近丛生。在庆元山区的居民已有野生采集的习惯、该菌子实体味道鲜美,尤其是香味独特,比香菇的香味要浓得多和香得多。1989年从庆元山区分离得到该菌的菌种,已能进行瓶栽。本文对其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1994年03期 【DOI】CNKI:SUN:ZSYC.0.1994-03-004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