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先; 张寿橙
福建山湖集团; 福建山湖集团
【中文摘要】 <正> 积多年与国外公司打交道之所知,观察香港、深圳、广州等地对银耳的消费趋向,特别是在一次展销会上之耳闻目睹。对银耳加硫磺薰蒸的问题,深深引起我们的忧虑。眼前摆着三种类型的银耳(白木耳):一种是:洁白、大朵、厚实而沉重的大银耳,几个外商,特别是日本人——也是经营行家,以不屑一顾的姿态,避而不淡其价格。因为日本人不吃这种银耳。第二种是:朵小、松散、色微黄,蒂头上仍然带着一点树皮。显然,这是段木栽培的,其形态基本上和野生银耳一样,引起了客商的极大兴趣,可惜量少,不能满足需要。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1996年01期 【DOI】CNKI:SUN:ZSYC.0.1996-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