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改英; 王敏强
河南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河南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河南周口466000 ; 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正>笔者经过近几年对鸡腿菇的栽培和潜心研究 ,特别是针对生产模式对产量的影响作了充分对比。现将其研究过程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希望对广大菇农有所帮助。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 :鸡腿菇的生产品种目前市场上非常混杂 ,我们经过反复做出菇实验 ,最后选择了两个品种 :即特白 33,引自江苏省江都市 ,栽培相当广泛 ,它具有菇体雪白、抗杂力强、出菇快、商品性好的特点 .CC - 1(本院野生驯化品种 ) ,该品种具有菇体短粗、耐低温、不易开伞的生理特性。栽培时间选择在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此时地温已降至 2 0℃左右。1 2 试验配方 :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常用的配方有两类 :一种是利用全新料。
【文献出处】 中国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编辑部邮箱,2005年01期 【DOI】CNKI:SUN:ZSYJ.0.2005-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