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娇; 黄贺; 丁湖广
福建省古田县新元食用菌研究所
【摘要】<正>猴头菇(H·erinaceus(Bull·Fr·)pers)是食用菌产品中具有特色的食药兼用菇种,进入商品化规模生产已有20多年。2007年全国鲜品产量为21 456吨,产区遍及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山东、山西、吉林、辽宁等省市。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南方各省的猴头菇均仿照香菇露地袋栽长菇方式生产,后来又采用田间搭棚架层栽培。但这两种栽培方式,存在菇体畸形、刺毛长势不良、色泽黄褐、商品等级低的问题,影响栽培效益;而且需占用农田,因此生产发展缓慢。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北土当村菇农利用冬闲田免棚地沟排袋培育猴头菇,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1新法栽培“三大优点”(1)利用冬闲田种一季
【中文关键词】 冬闲田; 免棚地沟; 排袋培育; 猴头菇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2009年02期 【DOI】CNKI:SUN:ZSYC.0.2009-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