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中国食用菌》 » 2010年 » 第2期 » 正文

    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绣球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0-05-14

    陈瑞鹏; 贾小宁; 郭立忠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

    【中文摘要】 采用RAPD、SRAP两种标记方法分别对6个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分析表明2种方法结果一致,平均每条引物组合产生的条带数分别为20.5和24.5,多态性条带的比例分别为91.4%和78.8%。结果显示,6个菌株间均有遗传上的差异,菌株4号、5号同源性最大,相似系数分别达到了0.981和0.875,说明菌株4号、5号可能是同物异名。

    【英文摘要】 Six strains of Sparassis crispa conserved by Agricultural Applied Mycology Lab,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molecular techniques of RAPD and SRAP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f two methods are consistent. Each primer combination generated the average strip of 20.5 and 24.5,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bands were 91.4% and 78.8% respectively, and 6 strains were different at genetic. Sparassis crispa strain 4 and 5 exhibited a higher genetic similarity (similar coefficients were up to 0.9813 and 0.8570), which showed clos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中文关键词】 绣球菌; RAPD; SRAP; 聚类分析
    【英文关键词】 Sparassis crispa; RAPD; SRAP; Cluster analysis
    【基金】国家支撑项目,黄淮平原区农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7BAD89B09-15)

    【文献出处】 中国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编辑部邮箱,2010年02期 【DOI】CNKI:SUN:ZSYJ.0.2010-02-015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