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食药用菌》 » 2010年 » 第3期 » 正文

    银耳杨梅霜菌的污染现象和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0-09-04

    【作者】戴维浩; 戴伟鸿

    【作者机构】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

    【摘要】<正>银耳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杨梅霜菌污染,该菌属一种放线菌,其分类未详,菌丝形态见图1。被污染的银耳菌棒接种穴处不产生白毛团或少生白毛团,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为银耳的伴生菌,隶属炭角菌目,炭角菌科,炭团菌属)死亡,而穴外香灰菌丝特别旺盛,接种穴就像杨梅霜一样,故俗称杨梅霜菌。该菌有很浓的土腥味,会以隐性状态寄生在香灰菌菌丝体中,因此菌种阶段较难鉴定,只有严重感染时,才会在原种瓶或生产种的母料面上形成零星的小白点。银耳菌棒一旦被杨梅霜菌感染,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要避免该病菌发生为害,应先了解其生活习性,再在生产中控制环境条件予以防范。1杨梅霜菌的形态杨梅霜菌经分离纯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孢子呈

    【关键词】 银耳; 杨梅霜菌; 生物学特性; 污染现象; 防治办法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2010年02期

    【DOI】CNKI:SUN:ZSYC.0.2010-02-035

    【分类号】S435.673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