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士瑜
【摘要】<正>原文《黔书》[1]之鸡■[2]鸡,“负苞[3]之族,“肉芝”[4]之远裔也。一名“岸”。所生之下,多“白”[5],气所蒸也。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6]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7]则纷批如鸡羽,故曰“鸡”;以其从土中出,故曰“”。种有二,惟紫者可茹[8],白能伤人,盖窃其似以乱真,不可以不察也[9]。又有肥瘠[10]之殊,肥者味厚,瘠者薄,理固然也。蹲而采之,来岁可再得;立则否[11],然视其雨日易[12]之愆若[13]为羡耗[14]。以之充庖[15],甘鲜,殊可悦。炽[16]而藏之,膏[17]而渍之。滇以永昌、蒙自[18]为最,黔则普定[19],所产味不及滇。《埤雅》[20]引《庄子》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DOI】CNKI:SUN:ZSYC.0.2010-03-041
【分类号】S6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