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小培; 何建芬; 游金华; 林火松
【作者机构】浙江省龙泉市道太乡农业技术服务站; 龙泉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 龙泉市安仁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
【摘要】<正>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近三四年来,以“耳-稻”轮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代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已超过了代料香菇。2009年全市发展了860余公顷,生产代料黑木耳11000万袋,产值4亿多元,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道路。现将此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1“耳-稻”轮作,既稳粮又增收近几年龙泉市早稻面积逐渐减少,粮食生产以单季稻为主,季节性抛荒问题较为突出,农民增收困难,条件稍好的平原地带,一些农户采用“菜-稻”、“烟-稻”,“油菜-稻”等轮作模式,前作经济作物每亩(666.7平方米,下同)能够增收3
【关键词】 “耳-稻”轮作; 高效; 龙泉市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DOI】CNKI:SUN:ZSYC.0.2010-03-033
【分类号】S646.6;S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