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修赵; 张维瑞; 陈爱靖
【作者机构】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办公室
【摘要】<正>珍珠菇,学名光帽鳞伞,因其伞形小,半球形,子实体丛生,似珍珠穿成的首饰而得名“珍珠菇”;因其表面有粘胶质,又名滑菇、滑子蘑。我国人工栽培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台湾等省。其味鲜美,营养丰富。福建省屏南县于2007年从其菌株特性、培养料配方和不同栽培模式入手,选出了适合在自然季节下种植的棒式高产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栽培的珍珠菇出菇时间长、产量高,它还可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利于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该菇在屏南县已实现规模化栽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屏南县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珍珠菇栽培基地。1生态条件1.1营养珍珠菇属木腐菌,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阔叶树尤其是
【关键词】 珍珠菇; 生态; 高产; 栽培技术
【文献出处】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编辑部邮箱,2010年03期
【DOI】CNKI:SUN:ZSYC.0.2010-03-032
【分类号】S6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