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油菌鸡油野菌赛金花 秋天的森林,缺少了五颜六色花草的点缀多少显得有些单调,而正是这个时候,一种金黄色、如花一般美丽的
蘑菇星星点点出现在近乎枯黄的地平线上,耀眼夺目,丝毫不输于春天争奇斗妍的烂漫山花。把这种蘑菇采下来闻一闻,一股浓浓的杏香味直往鼻孔里钻,让人忍不住就想放到嘴里尝尝什么样的东西会有如此怪异的香气。这种漂亮的野菌就是鸡油菌。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或杏黄菌。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成熟的鸡油菌有点喇叭花的样子,颜色很鲜艳,比一般的蘑菇要韧,有点弹性, 闻起来有明显的杏香味。鸡油菌有好几个种类,最正宗的是叫做cibarius的品种。 鸡油菌通常在秋天生长于北温带深林内, 东欧和俄罗斯出产世界上最好的鸡油菌。中国部分地区也出产几个品种的鸡油菌,其中以四川西北地区的质量较好,但产量不大。[1]鸡油菌在德国非常有名,它和著名的德国香肠一样受人喜爱,但价格要贵很多。鸡油菌的味道特别之处在于那种典型的杏香味,这种味道是任何种类的食物所没有的。吃鸡油菌的方法有多种花样,最为特别的可能要算奶油香草鸡油菌。 崇尚美食的法兰西人认为把鸡油菌与香草、奶油一起烹食会将鸡油菌的特别香味发挥到极致。把鸡油菌用白醋渍了加进一些香草也是欧洲常见的吃法。中国人吃鸡油菌的方法主要是煲汤或者作为配菜炒肉,炖得久一些,那种特别的味道就会出来,鸡油菌炒火腿是一道名菜。鸡油菌性寒,吃鲜菌最好用开水焯两三分钟,放凉再用较好。无论是新鲜的还是干的,鸡油菌的香气都很明显。 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据资料记载,鸡油菌性寒,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经常食用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引气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 鸡油菌 鸡油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鸡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fr. 的子实体。 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宽3—9 厘米,最出扁平,后下 凹。菌肉蛋黄色,味美。 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 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 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 【别名】鸡蛋黄菌、杏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清目,利肺,益肠胃。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视力失常,眼结膜炎,夜盲,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用法用量】 1~2两。 【备注】 (1)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2)子实体含维生素a。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论鸡油菌用前须炮炙及验毒兰茂:“(黄菌)虽能温中健胃,但湿气居多,食之往往令人气胀。欲食者,须以姜同炙之,方能解其湿气。世人多以大蒜同煮,以为有毒蒜黑,不知蒜见毒未必即黑,姜见毒则必黑,何若以姜验之为愈也。”(《滇南本草》)附注:作鸡油菌入药的尚有同属真菌小鸡油菌 Cantharel-lus minor Peck.菌盖直径1-3m,孢子稍小,菌柄长1-2m,中空。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