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林里,于每年夏季至初秋为产期,对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只见于云南亚热带气候环境里。云南的夏天,雨后的晴天里,山林里大片大片的野生菌破土而出,在腐叶下、草丛中、树木根下肆意生长,是采摘的最佳时节。野生菌只生长于特定的环境里,和土壤、地表气温、植物圈、大部分野生菌至今无法实现人工种植,更加彰显野生菌的珍贵。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采集鲜菌烹调食用。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 云南省从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销往西欧,极受欢迎,供不应求。黄、黑牛肝菌与白牛肝菌同科,食用方法相同,味道亦近似,近年来也开始组织出口。牛肝菌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
食用菌。据分析,100 g干品中含蛋白质20.2 g,碳水化合物64.2 g,热量338千卡,灰分4.0 g,ca23 mg,p500 mg,fe50 mg,核黄素3.68 mg.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牛肝菌的食用方法:1.黄牛肝菌洗净,切成片;2.将蒜去皮洗净切成小片,干辣椒去蒂去籽切成长段;3.锅置火上,注入花生油烧至三成热时,将蒜片与干辣椒段下锅稍炸一下;4.旺火热油放入黄牛肝菌与蒜、辣椒爆炒,放入盐、味精。